日本追随美国推行对华敌对政策,引发中日关系持续紧张,在军事上的正面交锋次数越来越多,只是日本方面对相关情况一直保持沉默。如今美国媒体《防务博客》网站在2025年8月18报道中,爆出了日本自卫队保持沉默的真相:原来日本一直相信,只要建立双方的热线巨龙配资,那么就可以解决危机,好像自己进行挑衅就有理了。结果中方对日方的通话要求不加理会,日本连吃中方几次闭门羹,按着日本方面的说法,4次给中方打去热线都被拒绝。
美媒报道截图
中日之间建立有一条防止海空意外冲突的热线,日方一直想利用这条热线进行直接联络,可是自从2023年3月开通之后,一直处于所谓“无法运行”状态。实际仅在开通后,双方进行了一次约20分钟的礼节性通话。
日本方面认为,在发生高风险事件时,可以动用这个热线联系中方,降低冲突风险,但是连续四次给中方来电都被拒。比如:2024年7月,日本“凉月”号驱逐舰闯入中国领海,日方曾试图通过热线启动紧急的高层会谈,但是中方没有回应。其余三次是2024年8月,日本发现中国军机极度逼近。还有2025年的6月和7月,中日军机两度近距离交锋时,热线也没有启动。
日本“凉月”号驱逐舰最终遭到开火警告
关于拒接电话的原因,美国媒体分析认为,双方对这条热线的看法“存在差异”。日方希望在紧急情况下,进行即时联系,中方似乎并不如此认为。美国媒体称,“从一开始,(双方)目的和紧迫性就有所不同。”美国人的解释是巨龙配资,中方倾向于按照“外交层级”对等使用热线;而不是日本有事了,突然拿起电话就能找到中方,那种“随叫随到”式沟通模式。
危机热线打不通,其实就是证明日本恶意挑衅在先,先动的手。严格意义上讲,“凉月”号驱逐舰闯入中国领海,这是就是“入侵”,就不是一个电话就解决的问题。
日本方面拍摄的中国军机拦截画面
日方想强调:“热线是危机管理极其重要的工具,不能使用,意外就很容易升级”。为此,日方提出了一个“大多数事件都会在几分钟内结束”的理论。压根没有意识到,建立热线的目的不是让日本一次又一次的挑衅,而是为了增强双方互信,避免对抗愈演愈烈,可惜日本的所作所为一直是加强对抗。
日本一次又一次地加强对华挑衅,日本军舰进入中国领海,被警告都没有马上退走,此等严重挑衅行径,还希望中方放下身段,主动找日本议和?日本人怕是还活在上个世纪吧!
歼-15拦截日P-3C巨龙配资
例如在2025年6月,西太平洋上,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进行训练之时,日本的P-3C反潜机试图逼近,这就是相当怀有敌意操作。中方歼-15战斗机升空进行拦截,这属于十分正常的动作。可是日方怎么说的?歼-15战斗机以无高度差的45米超近距离拦截,双方的距离过近,声称中方是“危险操作”,公开表示向我方表达了“严重关切”。
日方军机闯入了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训练区,干扰了中方正常演训活动,中方只是依法依规进行处置。当时日方相当的无礼,日本军机没有因被拦截离开,反而继续纠缠,双方交锋时间达40分钟以上,中方的歼-15战斗机甚至进行了一共80分钟的警戒飞行。
拦截日本电子情报侦察机的”飞豹“战机
2025年7月时,日本一架YS-11EB 电子情报飞机到东海进行侦察飞行,被中国的“飞豹”战斗轰炸机驱逐,上门挑衅被赶跑,全世界通行操作模式,结果日方依旧在“指责”中方如何有过。
日本所谓的“通过热线,避免对抗愈演愈烈”,“担心一旦发生事件,缺乏及时沟通造成猜测对方的意图,引发误判”。“中日之间缺乏可靠的沟通渠道,增加了意外升级的风险”。这些话都只是借口,日本希望的只是通过热线,让中方默许日本一次又一次的挑衅行为,利用日本所谓的“道歉文化”,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。
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远海演训,已经快把日本拖垮了
只不过,在绝对实力面前,日本的任何小动作都是白费。日本现在被爆出,希望热线开通、进行交流,本质还是日本自己的压力太大,有点撑不住了!
日本在军事上越来越陷入被动局面,高强度的对抗早就吃不消了。由于大量起降,进行所谓“应对飞行”,日本的F-15J战斗机快被拖垮了,中国海军舰艇一次又一次进入太平洋,尤其是绕行日本列岛的航行等,日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。
但是,日本不想放弃反华战略,还要继续玩“擦边球”,既想挑衅,又不想承担责任,于是产生“利用热线,给事件降温”的想法,如果中方随便就接的电话,不是在解决问题,而是给日方以“错误”“误会”为借口,给挑衅披上了伪装衣。
现在的日本也属于夹缝中生存,左右为难。一方面,不敢过度挑衅,中日力量对比差距正在扩大,真要动手没日本好果子吃;另一方面,又不得不挑衅,美国无力对华挑衅,只能逼日本当炮灰。但是日本就没想过,一再在危险边缘试探,真的发生了擦枪走火巨龙配资,日本势必要为自己的举动付出相应的代价。
垒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